自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市场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板以来,中国资本市场逐渐形成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多板块并行的格局。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创业板市场应运而生,肩负起推动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使命。
创业板市场自设立之初即定位为高新技术企业在境内上市融资的重要通道。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趋势,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创业板市场以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成长性企业发展为目标,集中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上市,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注入新的动力。[1]
创业板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的重任。通过为中小微企业引入更多资本,创业板市场在初创期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创业板市场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引导资金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企业集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创业板市场在促进金融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上市规则和交易机制的改革,如放宽财务指标要求,引入市值与净利润相结合的上市标准,降低首次公开发行上市门槛,使更多初创期高科技企业得以获得融资机会。同时,创业板积极探索各类金融创新工具,如融资融券、股权激励、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这些金融创新举措不仅增强了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也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自创业板设立以来,其影响力日益扩大。截至2021年底,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106家,总市值接近20万亿元,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根据深交所数据,创业板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80%,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超过70%,这表明创业板已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集聚高地。创业板市场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投资渠道,不仅增加了市场流动性,还促进了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创业板的成立,不仅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新和发展,也为全球资本市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创业板市场的成功实践证明了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创业板市场的影响力和作用将进一步增强,成为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创业板市场的开通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活力。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市场机制,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有利于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